博主
258
258
258
258
专辑

深入学习MySQL事务:ACID特性的实现原理

尘微 2023-02-17 00:59:28 3552 0 0 0

ACID特性

  • 原子性(Atomicity,或称不可分割性)
  • 一致性(Consistency)
  • 隔离性(Isolation)
  • 持久性(Durability)

一,原子性

1.定义

原子性是指一个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,其中的操作要么都做,要么都不做;如果事务中一个sql语句执行失败,则已执行的语句也必须回滚,数据库退回到事务前的状态。

2.实现原理:undo log

实现原子性的关键,是当事务回滚时能够撤销所有已经成功执行的sql语句。InnoDB实现回滚,靠的是undo log:**当事务对数据库进行修改时,InnoDB会生成对应的undo log;如果事务执行失败或调用了rollback,导致事务需要回滚,便可以利用undo log中的信息将数据回滚到修改之前的样子**
undo log属于逻辑日志,它记录的是sql执行相关的信息。当发生回滚时,InnoDB会根据undo log的内容做与之前相反的工作:对于每个insert,回滚时会执行delete;对于每个delete,回滚时会执行insert;对于每个update,回滚时会执行一个相反的update,把数据改回去。

二,持久性

1.定义

持久性是指事务一旦提交,它对数据库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。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有任何影响

2.实现原理:redo log

redo log被引入来解决:MySQL宕机,而此时Buffer Pool中修改的数据还没有刷新到磁盘,导致数据的丢失,事务的持久性无法保证的问题.
图片alt
当数据修改时,除了修改Buffer Pool中的数据,还会在redo log记录这次操作;如果MySQL宕机,重启时可以读取redo log中的数据,对数据库进行恢复。redo log采用的是WAL(Write-ahead logging,预写式日志),所有修改先写入日志,再更新到Buffer Pool,保证了数据不会因MySQL宕机而丢失,从而满足了持久性要求。

在MYSQL集群的时候如何保持宕机重启后数据的一致性?

这时候就引入了binlog我们中文一般称作归档日志,当我们搭建 MySQL 主从的时候就离不开 binlog。

binlog的特点
  • binlog 是一种逻辑日志,他里边所记录的是一条 SQL 语句的原始逻辑,例如给某一个字段 +1,注意这个区别于 redo log 的物理日志(在某个数据页上做了什么修改)。
  • binlog 文件写满后,会自动切换到下一个日志文件继续写,而不会覆盖以前的日志,这个也区别于 redo log,redo log 是循环写入的,即后面写入的可能会覆盖前面写入的。
  • 一般来说,我们在配置 binlog 的时候,可以指定 binlog 文件的有效期,这样在到期后,日志文件会自动删除,这样避免占用较多存储空间。

    binlog的作用
  • MySQL 主从复制时:在主机上开启 binlog,主机将 binlog 同步给从机,从机通过 binlog 来同步数据,进而实现主机和从机的数据同步。
  • MySQL 数据恢复,通过使用 mysqlbinlog 工具再结合 binlog 文件,可以将数据恢复到过去的某一时刻。

    如何保持集群的时候binlog和redolog的一致性?

    二阶段提交
    在 MySQL 中,两阶段提交的主角就是 binlog 和 redolog,我们来看一个两阶段提交的流程图:
    图片alt
    情况一:一阶段提交之后崩溃了,即写入 redo log,处于 prepare 状态 的时候崩溃了,此时:由于 binlog 还没写,redo log 处于 prepare 状态还没提交,所以崩溃恢复的时候,这个事务会回滚,此时 binlog 还没写,所以也不会传到备库。

情况二:假设写完 binlog 之后崩溃了,此时:redolog 中的日志是不完整的,处于 prepare 状态,还没有提交,那么恢复的时候,首先检查 binlog 中的事务是否存在并且完整,如果存在且完整,则直接提交事务,如果不存在或者不完整,则回滚事务。

情况三:假设 redolog 处于 commit 状态的时候崩溃了,那么重启后的处理方案同情况二。

由此可见,两阶段提交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。

三,隔离性

1.定义

与原子性、持久性侧重于研究事务本身不同,隔离性研究的是不同事务之间的相互影响。隔离性是指,事务内部的操作与其他事务是隔离的,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。严格的隔离性,对应了事务隔离级别中的Serializable (可串行化),但实际应用中出于性能方面的考虑很少会使用可串行化
隔离性追求的是并发情形下事务之间互不干扰。简单起见,我们仅考虑最简单的读操作和写操作(暂时不考虑带锁读等特殊操作),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:

  • (一个事务)写操作对(另一个事务)写操作的影响:锁机制保证隔离性
  • (一个事务)写操作对(另一个事务)读操作的影响:MVCC保证隔离性

    2.实现

    1.写操作对写操作
    首先来看两个事务的写操作之间的相互影响。隔离性要求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事务对数据进行写操作,InnoDB通过锁机制来保证这一点。
    锁机制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:事务在修改数据之前,需要先获得相应的锁;获得锁之后,事务便可以修改数据;该事务操作期间,这部分数据是锁定的,其他事务如果需要修改数据,需要等待当前事务提交或回滚后释放锁
    (表锁与行锁)
    2.写操作对读操作
    InnoDB默认的隔离级别是RR(可重复读),RR解决脏读、不可重复读、幻读等问题.使用的是MVCC:MVCC全称Multi-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,即多版本的并发控制协议。下面的例子很好的体现了MVCC的特点:在同一时刻,不同的事务读取到的数据可能是不同的(即多版本)——在T5时刻,事务A和事务C可以读取到不同版本的数据。
    图片alt
    MVCC最大的优点是读不加锁,因此读写不冲突,并发性能好。InnoDB实现MVCC,多个版本的数据可以共存,主要是依靠数据的隐藏列(也可以称之为标记位)和undo log。其中***数据的隐藏列包括了该行数据的版本号、删除时间、指向undo log的指针等等;*** 当读取数据时,MySQL可以通过隐藏列判断是否需要回滚并找到回滚需要的undo log,从而实现MVCC;

    3.总结

    概括来说,InnoDB实现的RR,通过锁机制、数据的隐藏列、undo log和类next-key lock,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隔离性,可以满足大多数场景的需要。

    四,一致性

    1.基本概念

    一致性是指事务执行结束后,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,事务执行的前后都是合法的数据状态。

    2.实现

    可以说,一致性是事务追求的最终目标:前面提到的原子性、持久性和隔离性,都是为了保证数据库状态的一致性。
    实现一致性的措施包括:
  • 保证原子性、持久性和隔离性,如果这些特性无法保证,事务的一致性也无法保证

  • 数据库本身提供保障,例如不允许向整形列插入字符串值、字符串长度不能超过列的限制等
  • 应用层面进行保障,例如如果转账操作只扣除转账者的余额,而没有增加接收者的余额,无论数据库实现的多么完美,也无法保证状态的一致

    五,总结

  • 原子性:语句要么全执行,要么全不执行,是事务最核心的特性,事务本身就是以原子性来定义的;实现主要基于undo log
  • 持久性:保证事务提交后不会因为宕机等原因导致数据丢失;实现主要基于redo log
  • 隔离性:保证事务执行尽可能不受其他事务影响;InnoDB默认的隔离级别是RR,RR的实现主要基于锁机制、数据的隐藏列(数据的隐藏列包括了该行数据的版本号、删除时间、指向undo log的指针等等)、undo log和类next-key lock机制
  • 一致性:事务追求的最终目标,一致性的实现既需要数据库层面的保障,也需要应用层面的保障